据《济南时报》报道,8月1日,就互联网上盛传的“考生张某高考考试分数从627分改为295分”一事,记者采访了考生本人。原来,考生张某平常成绩很普通,之前却在家一直都说成绩很好。张某自己打热线电话查到的高考考试成绩是295分,在对这一成绩并不感到意料之外的状况下,因担忧爸爸妈妈身体,谎报了高考考试成绩,其姑姑在不明真相的状况下网上发帖,怀疑侄女被篡改了分数。
至此,一个广受跟帖颇为盛传的事件被证明是一场乌龙,张某父母亲友言之凿凿、海量网友觉得莫须有些招生“掉包论”就此失去了市场。大家在欢呼考生张某不是第二个罗彩霞的同时,又一次惊叹互联网弄人。之所以说“又一次”,是由于类似的愚弄不绝于“网”。这几日叫人最觉荒唐也倍感嘲弄的就是“贾君鹏”事件了。一个自称是“贾君鹏之父”的人浮出水面。黄亮华,一个27岁的传媒ceo,忽然告诉大家,之前广受热捧的“贾君鹏你母亲喊你回家吃饭”之事,原来是他幕后操弄的:在进行了两个月的反复思量和步骤设计、动用了800多名网络推广营销职员、注册了两万余id,才“创造”了这个娱乐了网民的“贾君鹏”,目的是帮助一款游戏维持关注度和人气,而他一个人也因这个创意赚下了“6位数”!
或许,大家在面对高考考试改分乌龙事件时的尴尬没得知“贾君鹏”有一个互联网推手的“父亲”来得强大。毕竟,与“贾君鹏之父”“有组织有预谋”地制造假象不同,考生张某的姑姑是在不明真相的状况下发帖,然而,他们所导致的影响却是殊途同归——让“不明真相”的网民“不分是非黑白”地瞎激动或瞎激愤了一回。
当然,在对待由此导致的纷扰时,两起事件的当事人所采取的态度也是完全不同。考生张某的姑姑说:“我诚心地向学校与关注这件事情的大家道歉!”考生张某的母亲说:“大家诚挚地向社会道歉,期望社会能宽容孩子。”而“贾君鹏之父”在被问及这样炒作算不算一种欺骗时说:“这要看如何理解了,目前的网民娱乐级别比较高了,可以自娱自乐,不就是玩嘛,也都玩得起,所以没有什么欺骗。”姑且不谈两种态度的高下,即使网友们遭忽悠后是抱有陪人玩还是让人玩的心态,恐怕也是人见人殊,不可以强求一个标准。大家只能说一个帖子的厘清需要时间,网民的成熟也需要时间。
其实,考生张某的母亲期望社会能宽容孩子的需要明显是多虑了,公众在了解了考生张某“善意的谎话”后自会善意地理解这场风波,没多少人会抓住一个高中生无心生成的过错而不依不饶;考生张某的姑姑为自己莽撞的行为导致的虚惊和纷扰而道歉自是应该,但也不必因此太过自责,由于将心比心,“在孩子成绩一贯很好”的假象面前,换做哪个也不会听任可能的“掉包”事件而误了孩子的前程。
而于互联网以外,大家从考生张某“善意的谎话”中读到的却是孩子的惶恐和父母的轻信。想起了郭德纲的一个返场小段,说爸爸为防儿子谎报成绩,弄了一测谎仪,儿子一撒谎,机器就叫,最后当听到儿子报到“负7”的成绩机器仍叫时,爸爸终于受不了了,说了一句:父亲小时候考试门门都一百分!结果砰的一声,机器炸了。日常当然没如此的测谎仪,然而却有不少平常对孩子成绩懒得过问、仅凭孩子说是什么就是什么的父母。而交流的缺少导致惶恐和轻信的例子与由此闹出的笑话,恐怕不独高考考试改分乌龙事件,这又该引起什么样的深思呢?